专业提供内齿圈淬火设备价格_内齿圈淬火设备企业

2021-04-23 09:21:47

链轮高频淬火设备应用广泛,主要有下面几大应用领域:1、直径300以下链轮的热处理。2、机床导轨的淬火处理。3、各种钎具、钻具的焊接。4、Φ100mm以下轴类的淬火处理;直径350以下齿轮类的淬火处理。

链轮高频淬火设备应用广泛,主要有下面几大应用领域:

1、直径300以下链轮的热处理。

2、机床导轨的淬火处理。

3、各种钎具、钻具的焊接。

4、Φ100 mm以下轴类的淬火处理;直径350以下齿轮类的淬火处理。

5、Φ35以下螺栓、螺母的热变形;Φ35m以下的圆钢、方钢透热锻造。

链轮高频淬火设备具有的特点:

1、采用仿形感应器对各种链轮进行表面淬火内齿圈淬火设备

2、采用立式淬火机床齿轮淬火设备,在经过淬火之后,产品质量提高、变形量小。

3、感应加热设备质量稳定可靠,硬质达到材质要求的硬度,淬硬层合格。

4、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只需一次编程、一次开机,所有工位即可按照预设程序,全部自动操作完成,省时省力轴淬火设备,节能环保无污染。

解决花键轴同一键槽各部位淬火加热温度不均匀性问题:

(1)减少感应器高度在保证感应器本身强度及内部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前提下,减少感应器高度,使感应器可以进入花键三分之一后就开始加热,使感应器预热部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增加预热工艺增加预热工艺,感应器在花键轴键槽下部起始位置加热一、二秒后开始运动,增加花键轴键槽下部加热效果花键轴淬火设备。这样达到花键轴同一键槽各部位淬火加热温度的均匀。

感应在中国是感应热处理,致力于感应淬火技术的研发已有十多年的历程,目前拥有多项核心,其淬火机床已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传动部件及动力输出部件的感应淬火。

车轴感应淬火技术的发展

车轴是机车车辆中的部件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铁道车辆行车安全。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各国对车轴的疲劳断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科学家Wholer和Hoger用全尺寸车轴进行车轴疲劳断裂的研究,日本也对实物车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对车轴疲劳强度和疲劳断裂机理已研究很清楚,但铁路车辆车轴疲劳断裂依然存在。例如,在俄罗斯仅1993年在运用的220~250万根车轴中,因疲劳裂纹而报废的就达6800根。法国在高速铁路系统的定期检修中,将轮座磨去0.5mm深,以防止再次裂纹萌生。在日本新干线使用的所有车轴,运行 45万公里后,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检查,每年进行磁粉探伤的车轴总数约2万根。随着高速铁路在世界各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对车轴的安全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车轴表面,是提高车轴断裂的重要措施。无论是法国、日本还是德国对高速运行下的车轴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日本、法国均采用低碳钢制造车轴,并进行表面感应淬火处理。日本新干线的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车轴经表面感应淬火后,克服了车轴的断裂,确保了行车安全。车轴材料我国的机车、车辆均采用碳素钢车轴,纵观总体情况,应该说碳素钢车轴是成熟的、可靠的。对于高速列车车轴材料是选碳素钢还是合金钢,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技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 ,技术观点不同 ,选用的车轴材料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低碳钢范畴。

感应淬火低碳钢车轴表面采用感应淬火是提高其疲劳寿命为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日本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 ,并成功地运用在高速铁路上。日本新干线在这方面工作早在 1948年就开始了 ,碳素钢经调质处理后 ,再沿车轴纵向进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 ,在淬硬层内获得非常细的马氏体组织 ,使其表面硬度显著增加。

大模数齿轮淬火用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

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相比,渗碳淬火虽可以使齿面达到很高的接触疲劳强度、高的抗弯曲强度及良好的耐磨性,但热处理周期长,淬火变形大,因此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在生产大模数重载齿轮轴逐渐开始采用感应加热电源淬火,其特点是加热速度快、几乎没有保温时间 (加热到温后立即淬火)。目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为核心的感应加热电源,已经科技取代进口设备。

基于 DSP 的感应加热电源主要包括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包括整流和逆变两部分。主电路整流部分输入为380V/50 Hz 工频交流电压,经三相不控桥式整流后,转变为直流电压,轮流导通和关断逆变桥器件,在逆变器的输出端获得交变的方波电压,经高频逆变变压器耦合输出到谐振电容和感应线圈,通过串联谐振产生电流,在线圈中形成交变磁场,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

由于感应加热用IGBT器件工作频率在20至100kHz,可以满足大多数感应加热的工作需求。由DSP产生PWM脉冲信号。控制过程中融入恒流PID和数字锁相环运算、PWM 波形输出频率实时性和高分辨率移相 PWM 及死区时间控制,计算时间短,计算量大,要求系统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精度;需要同时对多个电流、电压值进行采样分析,要求系统有较强的并行处理能力,能完成系统要求的数据存储、传输、显示等功能。

汽车半轴坯料中频感应加热质量的控制

为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中频感应加热金属在国内一些企业也逐渐得到广泛运用。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是当施感导体(感应器)中通入交变电流以后,在它的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把金属毛坯置于交变的磁场内,在其内部便产生一个交变电势,在电动势作用下金属内部产生交变涡流。由于金属毛坯电阻上的涡流发热和磁性转变点以下的磁滞损失发热,把金属毛坯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由趋负效应可知,电流仅在被加热的金属表面层流过,表面层中的金属主要靠电流流过而加热,内层(中心金属)则靠外层热量向内层传导而加热。一般来说,当毛坯表面加热到锻造温度时,表面和中心温度差不得超过100℃。对于大直径的毛坯,为了缩短内层金属的加热时间、提高加热速度,建议选用较低的电流频率以增大电流透入深度,否则选用的频率太高,电流透入深度将减少,不但延长了热量由外层向内层的传递时间,增加了热量损失,热效率低,甚至会造成表面过热。小直径毛坯感应加热时,由于截面尺寸小,可以采用较高频率,以提高电效率。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是目前主流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有很多优点:升温快,氧化和脱碳少,劳动条件好,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长轴棒料感应调质处理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工艺方法

长轴淬火后必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 工件淬火后不开裂。

2. 工件控制淬火变形(含变形数不超过预备量)。

3. 工件淬火启硬度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长轴类零件热处理控制淬火变形韵操作注意事项:

1. 做好淬火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图纸的技术要求,鉴别钢材,检查工件表面缺陷等。

2. 固定后进行加热。

3. 检查工件加热前的变形是否大于0.2毫米。

4. 工件加热时要缓慢升温,一直升到组织变化温度 。

5. 工件淬火冷却时必须预冷淬火。

6. 工件淬火冷却必须在静水中进行,不能在循环水池中进行。

7. 细长的轴淬火前先经次预热用500至600摄氏度,第二次预热用600至650摄氏度完成后,零件以60摄氏度/小时再缓慢升温到零件所要求的加热淬火温度。

联系方式
ico04
联系人

李经理

ico01
电话

13044712812

ico06
手机

13044712812

ico05
QQ

1612517284

ico03
邮箱

13014650631@163.com

ico02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玉兰街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