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斜齿轮淬火设备_斜齿轮淬火设备(认证企业)

2022-03-27 09:13:08

凸轮轴采用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其感应器是怎么样的呢?凸轮感应器有圆环形与仿形两种。发动机凸轮感应器大都采用圆环形有效圈。为防止相邻凸轮或轴颈受到磁场影响而回火,因此,需要在有效圈上跨上导磁体束,既

凸轮轴采用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其感应器是怎么样的呢?

凸轮感应器有圆环形与仿形两种。发动机凸轮感应器大都采用圆环形有效圈。为防止相邻凸轮或轴颈受到磁场影响而回火,因此轴淬火设备,需要在有效圈上跨上导磁体束斜齿轮淬火设备,既提高感应器的效率齿轮淬火设备,又防止磁力线散射。早期的凸轮感应器在有效圈两端装上导磁体板与短路环,同样具有屏蔽效果,但损耗较大,现在已经被淘汰。

凸轮感应器有时采用双孔串联,主要是为了利用变频电源的功率,一般凸轮轴的轴颈数量少(如3个),而加热表面积大,凸轮则数量多(如8个)而加热面积小。因此轴淬火设备,当采用双工位凸轮轴淬火机时,双孔凸轮感应器与单孔轴颈感应器交替工作,能得到恰当的匹配。

凸轮轴轴颈感应器一般为一次加热带喷液结构,特殊尺寸的轴颈也有采用扫描淬火的。制动凸轮感应器,由于工件要求的淬硬部位为两个圆弧面,现代制动凸轮感应器大都设计成仿形结构。为避免凸轮尖部温度过高花键轴淬火设备,有些感应器设计时,针对桃尖部装有针形阀结构,凸轮加热时,针阀小孔喷出微小的淬火冷却介质,进行温度调整。

凸轮轴采用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其热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感应器实施的。因此轴淬火设备,了解凸轮轴的淬火感应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变速器换档叉轴感应淬火

换档叉轴结构独特,技术要求高,采用常规的感应淬火工艺难以达到技术要求。热处理技术要求及零件结构特点零件材料为45钢,要求波形槽部分感应淬火,硬度≥55HRC,有效硬化层深≥2mm。

采用一般的多匝外圆感应器淬火时,由于尖角效应,棱边棱角部分的加热速度比其它部分快,在波形槽温度还未达到淬火温度时,盲孔出口平台的棱角棱边就已过热,甚至被烧熔。我们曾经试过在盲孔中插入铜塞,以屏蔽盲孔及出口处的棱边棱角。虽然解决了棱边棱角过热过烧,但由于零件整个圆柱面被加热,盲孔受到热影响产生变形,无法保证尺寸要求。采用平面感应器对波形槽单边加热时,由于平面感应器的功率损耗大,电效率低,加热速度慢,在加热波形槽过程中,热量已向盲孔传导,再加上平面感应器磁力线逸散入盲孔,当波形槽温度达淬火温度时,盲孔也已被加热,无法达到盲孔精度要求。

改进工艺方案为零件预先反弯曲变形→屏蔽感应加热淬火→回火→校直→磨外圆。(1)用紫铜管制造屏蔽套。其作用是把不需加热的地方全部屏蔽,只露出波形槽部分,这样,在波形槽感应加热淬火过程中可地减少盲孔受到的热影响。 (2)感应器仍采用电的圆柱形感应器。(3)为减少淬火变形,采用聚乙烯醇冷却液。(4)在零件感应加热前进行预先反变形处理。

齿轮的双频感应加热淬火方式

1双频感应加热原理

由于可控硅变频器研制成功,能更方便地得到所要求的频率,因此轴淬火设备就为从单频率感应加热转向两个以上频率组合加热的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1.1原理

为了均匀加热表面凹凸不平的制件,曾设想用两种不同的频率进行感应加热。根据被加热制件的形状和涡流穿入深度 ,利用频率的低频提高制件凹处的温度 ,高频提高制件凸起部分的温度 ,从而使制件获得均匀的温 度 。

这种原始的双频感应加热 和单频加热相比,虽可获得较高的淬火质量。但作为使齿面 加热更均匀的关键参数—— 频率转换时间的控制是很难掌握的 。实际上往往要经过数次试验方能确定,故效率很低 。并且要使用两台高频变压器,频率转换计时失准时很难调整 。此外,还受齿轮模数和轮廓尺寸的限制 。

1.2 新的双频感应加热方法

新的双频感应加热方法可取代传统的单频和原始的双频感应加热的新的双频感应加热装置,尤其适台对齿轮进行,高生产率的热处理 。这种双频感应加热只用一个感应线圈,可轮流用连续的或断续的不同频率的电流,使工件均匀加热 。虽以极短的时间间隔轮流通以不同频率的电流 ,但和用两个不同频率重合在一起 加热时的效果一样,可以随意调节齿底 、齿面温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产率和控制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 。

齿轮旋转感应淬火技术

齿轮旋转感应淬火可分为两种主要方法:通过硬化和轮廓硬化。种方法 - 主要用于齿轮高磨损 - 齿周边采用低硬化比功率。但是,如果频率太低,则存在温度感应涡流流动,并且温度在齿中滞后。淬火是通过浸没或喷雾,以实现齿和根圆之间均匀的温度。全硬化后的回火用于工件防裂。

轮廓硬化分为单频和双频过程,也实现了奥氏体化在单一加热中,或通过将齿轮预加热至550-750℃  加热之前硬化温度。预热的目的是充分达到在终加热期间在根圆中的高奥氏体化温度,没有过热的齿。短加热时间和高比功率通常需要实现在不规则距离处的硬化轮廓齿面。

双频过程使用单独或同时的频率。使用单独的频率实现类似于情况的硬化曲线硬化。该过程一个接一个地应用两个不同的频率齿轮。齿以低频率被预热至550-750℃的频率应该使得在根圆区域中发生预热。短延迟,使用较高频率和比功率实现奥氏体化。准确的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加热时间是测量的在这个终加热阶段中的十分之几秒或秒。

采用同时双频法,频率较低和较高同时馈入感应器。硬化通过加热来实现。正确淬火对于的旋转硬化结果至关重要,应该在加热后尽快进行。时间间隙加热和淬火可以通过使用快速CNC轴定位来化喷头,或通过将猝熄电路集成到感应器中。在此期间淬火阶段齿轮的转速降低到50rpm以下避免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侧面上的“阴影效应”。

许多其他因素影响自旋硬化结果。材料要硬化和其初始结构,例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短奥氏体化时间,初始钢结构必须是密实的(ASTM7及以上)。非均匀的珠光体 - 铁素体初始结构是不合适的。初始结构和碳含量的重要性随模块尺寸而增加减少。如果稍微增加的淬火畸变是可接受的,则是感应的预淬火和回火在轮廓淬火之前可以大大提高齿轮的淬透性。

模块尺寸是旋转硬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自旋硬化是一种通用且可靠的工艺,可以硬化齿轮,螺旋齿轮和内齿轮与表面不规则的距离。利用独特的感应器解决方案可用来限制这种效果通过增强功率分布。

热处理操作方法:

当长轴经加热、保溢、淬火时,必须在水池冷却液上面垂直预冷片刻,然后垂直淬入氯化钠台量为5至10的水溶液中冷却,冷却中,工件不许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并马上注意听水的响声,当工件淬入水中发出“丝丝”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停止,无水声时,则马上将工件垂直拿出水面,并及时进行回火处理,至此,完成了长轴淬火的全过程,经淬火后的长轴若按此方法在正确操作的清况下,其长轴的变形置应在小于0.6毫米以下(不超过预备量)。

关于具体的长轴棒料感应调质处理工艺可咨询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工件的工艺要求,提供完善的长轴感应淬火、回火解决方案。研制的长棒料调质生产线可取代传统井式加热炉、台车式加热炉,整套生产线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加热、喷水冷却、高温回火、自动下料等。

联系方式
ico04
联系人

李经理

ico01
电话

13044712812

ico06
手机

13044712812

ico05
QQ

1612517284

ico03
邮箱

13014650631@163.com

ico02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玉兰街16号